中房新闻> 房产金融 >房企发债大减成本上升 2017年或现钱荒隐忧

房企发债大减成本上升 2017年或现钱荒隐忧

发布时间: 2017-01-05

2016年10月以来,中国楼市调控收紧的劲风不仅吹冷了房地两市,也带来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条的收紧。


中原地产研究中心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,2016年,中国房企包括私募债、公司债、中期票据等融资额,合计达11376.7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刷新历史纪录,同比上涨26%。不过,自10月份数轮密集调控潮以来,房企的债券融资难度明显加大。


数据显示,去年第四季度,房企债券融资总额为1100亿元,相比三季度大幅下调68.4%。月度数据的变化更为明显,12月份,房企发债融资仅126.7亿元,是最近一年来的最低点。而融资旺盛的7月、8月和9月份,每月房企发债融资额度都超过千亿元。


在融资总量减少的同时,资金价格却在上升。数据显示,中国房企12月以来发行的债券利率在4.2-5.5%之间,相比之前4%左右的平均利率有所上行。


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,债券是房企各渠道融资中,价格最低的资金来源。最近2个月企业发债难度加大,对房企来说意味着资金价格的提高。


目前来看,房企海外融资难度越来越大,一旦境内债券融资压力增加,将明显增加企业的资金压力。特别是前期拿了较多高价土地的企业,因为杠杆较高,后续开发成本也将会上升。


另外,从此前的几个中央重要会议所释放的信号来看,调控从严可能成为2017年的大趋势,多地跟进收紧调控的预期较强,内地发债等融资渠道还有可能继续收紧。加之,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,美元走强,热钱流出,可能带来房企资金链紧张,如果持续甚至有可能出现违约。


有房地产央企高管对中新社记者坦言,2017年不少房企的资金压力将会明显上升,企业需要做好“过冬”的准备。


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,稿件来源为:中国新闻网。如发现政治性、事实性、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。